韻達為爭地盤不惜虧本血拼 上市估值虛高遭質疑

2016-07-11 08:33:06 來源:東方網作者:佚名 人氣: 次閱讀 164 條評論

同質化競爭、價格戰血拼……快遞行業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繼申通、圓通、順豐之后,韻達貨運宣布借殼新海股份(SZ.002120...

  同質化競爭、價格戰血拼……快遞行業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繼申通、圓通、順豐之后,韻達貨運宣布借殼 新海股份(SZ.002120)上市,殺紅了眼的快遞企業正在由粗放的價格戰蔓延到資本層面的較量。

  然而韻達的借殼上市卻讓業界出乎意料。不僅180億元的估值超過申通和圓通,其業績承諾也遠遠高出過去三年的平均增長率。根據業績承諾顯示,2016年其凈利潤將不低于11.3億元,2015年凈利潤為6.96億。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2015年,韻達貨運快遞業務量復合增長率僅為35.23%。

  此外,從市盈率來看,韻達2016年預測市盈率為15.93倍,也高于同類公司圓通的15.91和申通的14.44。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采訪時表示,除了估值較高外,在快遞業價格競爭激烈、增速放緩的形勢下,相對排名靠后的韻達如何保證盈利大幅增長,業績承諾能否實現都值得懷疑。

  針對以上問題,本報記者聯系韻達貨運公關部并向其發送采訪函,但截至發稿仍未得到回復。

  價格血拼倒逼企業上市

  7月1日晚間,新海股份發布《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預案》公告稱,擬以全部資產及負債與韻達貨運全體股東持有的韻達貨運10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交易中擬置出資產初步作價6.61億元,擬置入資產初步作價180億元,差額部分由公司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自韻達貨運全體股東處購買。

  借殼完成后,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變為聶騰云、陳立英夫婦,二者持有新公司股份共計77.49%。以此估算,聶騰云身家將超過百億元。

  近大半年來,快遞業一掃之前埋頭低調發展態勢,集體突擊上市。2015年12月1日晚間, 艾迪西(002468.SZ)發布重組預案:申通快遞擬作價169億元借殼上市。2016年3月22日晚間, 大楊創世(600233.SZ)公布了圓通速遞作價175億元的借殼上市預案。2016年5月23日, 鼎泰新材(002352.SZ)發布公告稱,順豐控股擬作價433億元借殼鼎泰新材登陸A股市場。鼎泰新材在公告復牌后,至記者截稿日,已經拉出14個漲停板,股價翻了3倍。

  快遞企業為何急于上市?國家郵政局智庫專家、永驛物聯智庫負責人邵仲林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快遞業之前都不上市,競爭態勢均衡。但申通率先借殼上市,打亂了格局。其他企業如果不跟上,就會輸在資本市場的起跑線上。”

  目前,“三通一達”電商件占比均在70%以上,一些快遞加盟網點為爭搶地盤和份額,不惜虧錢血拼。韻達貨運董事長聶騰云曾經說過一句話:“大家簡直殺紅了眼。”

  根據四家借殼上市的快遞企業提供的數據,除順豐之外,其他三家2013年~2015年的單件收入受行業價格戰影響,整體都呈下降趨勢。截至2015年底,順豐、圓通、申通的單件收入分別為28.3元、4元和3元。韻達的單件收入最低,僅為2.33元。

  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目前快遞行業的競爭已經由價格蔓延到了資本層面,粗放發展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未來快遞業將面臨裝備和人才競賽,還要進軍國際市場,需要大筆資金投入,這些都倒逼企業上市。”

  估值虛高 業績承諾或難實現

  根據公告,韻達估值180億元,超過了申通169億元和圓通175億元的估價。而順豐則估值為448億元。

  “現在是大家協商的一個價格,關鍵是上市后能不能被認可。”徐勇表示,從估值看,順豐占優,主要是由于順豐旗下的快遞屬自營業務,而申通、圓通和韻達則模式相近,都采取加盟形式,上市資產中只有總部和轉運中心,因此估值較低。

  記者統計幾家公司的財務數據,截至2015年,順豐、申通、圓通和韻達的凈資產賬面值分別為136.96億元、7.77億元、34.15億元和28.07億元。順豐資產遠高于其他三家。

  在增值率方面,申通增值率最高,為2076.55%;韻達以541.26%排名第二。圓通為413.18%。順豐則是四大快遞公司中增值率最低的,為227.11%。

  記者對比圓通、申通和韻達三家公司發現,圓通、申通2015年業務量分別為30億件、26億件,歸屬凈利潤分別是7.2億元和7.7億元。韻達則不及前者,其2015年業務量為21.68億件,凈利潤只有6.96億元。

  一位快遞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三通一達”中,從行業地位來看,韻達營收規模和利潤都處于墊底位置,但借殼上市的估價卻位居第二,估值過高。

  值得注意的是,韻達貨運還承諾,2016年度、2017年度及2018年度合并報表范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1.30億元、13.60億元和15.60億元。這一目標數字基本與圓通、申通持平。但對于貨單量和單件收入均處于下風的韻達貨運來說,面臨的挑戰更大。

  對此,前述快遞業內人士表示:“業績考量主要是對下面網點的壓力會更大,很多網點有的賺錢,有的不賺錢。另外一方面,韻達是總部上市,還有很多大的加盟商,并未納入財務報表統計。上市后則可以通過并購控股,合并報表。”

  即便如此,壓力也相當大。韻達貨運2015年凈利潤6.96億元,按照業績承諾,2016年則要達到11.30億元,增長率僅為62.36%。據韻達貨運披露,近三年來業務量穩步上升,2013年~2015年,韻達貨運快遞業務量復合增長率為35.23%。這一數據與行業持平,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2013年至2015年,快遞行業規模復合平均增長率為 38.59%。按照承諾的業績增長,不考慮其他手段,意味著2016年韻達貨運的業務量增長率要在2015年基礎上接近翻番,這顯然難以做到。

  邵仲林認為:“上市是一把雙刃劍,快遞企業到了現在,從過去勞動密集型到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裝備密集型,如今都開始買飛機組建自己的機隊、買土地做分撥中心,這些都要資本大量投入。上市以后對企業和行業發展是一個推動,但最終決定企業生存的還是產品和服務。”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